果糖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6H12O6。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果糖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 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3~105℃,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D-果糖是最甜的单糖。
中文名:果糖
外文名:Fructose
化学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CAS登录号:7660-25-5
EINECS登录号:200-333-3
熔 点:103 至 105 ℃(分解)
沸 点:401.1 ℃(760 mmHg)
水溶性:3750 g/L(20℃)
密 度:1.758 g/cm3
外 观:纯品为无色晶体,水溶液为黏稠性液体
闪 点:196.4 ℃
半乳糖(Galactose)(CH2OH(CHOH)4CHO)是单糖的一种分子式C6H12O6,可在奶类产品或甜菜中找到。半乳糖是一种由六个碳和一个醛组成的单糖, [1] 归类为醛糖和己糖,是某些糖蛋白的重要成分。
半乳糖是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乳糖的组成成分,从蜗牛、蛙卵和牛肺中已发现由D-半乳糖组成的多糖。它常以D-半乳糖苷的形式存在于大脑和神经组织中。
化学式:CH2OH(CHOH)4CHO
归 类:醛糖和己糖
存在形:式D-半乳糖苷,D-半乳糖
分子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外 观:白色或几乎白色粉末
麦芽糖是无色晶体,通常含一分子结晶水,熔点 102℃,易溶于水,甜度为蔗糖的 40%。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在水溶液中 α-型和 β-型麦芽糖的比例为 42:58,含一分子水的结晶 β-型麦芽糖,分子式为 β-C12H22O11·H2O,如果将结晶水除去,β-型麦芽糖将向 α-型麦芽糖转化,所以不容易获得无水 β-型麦芽糖。市售的结晶麦芽糖主要是含水β-型麦芽糖,其中已有5%-10%转化为α-型麦芽糖。
葡萄糖(glucose),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中文名:葡萄糖
外文名:lucose
别 名:(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玉米葡糖、玉蜀黍糖
化学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CAS登录号:50-99-7
EINECS登录号:200-075-1
熔 点:146oC
水溶性:易溶
密 度:1.54 kg/m3
外 观:白色无臭结晶性颗?;蚓ЯW捶勰?/p>
应 用:可以用于补充体力
安全性描述:防止皮肤和眼睛
溶解度(水):83g/100ml(20℃)
葡萄糖耐量: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
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糖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参与大脑的发育进程。
乳糖主要用于制造婴儿食品和配制药物,例如制药片、药粉时用作稀释剂。
中文名:乳糖
外文名:lactose
分子式:C12H22O11
类 别:二糖
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
分子量:342.3
外 观: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
水溶性:0.216 g/mL
CAS登录号:63-42-3
EINECS登录号:200-559-2
熔 点:222.8 ℃
沸 点:667.9 ℃
闪 点:357.8 ℃
蔗糖是食糖的主要成分,是双糖的一种,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蔗糖有甜味,无气味,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醇。相对密度1.587(25℃)。有旋光性,但无变旋光作用。蔗糖几乎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在甘蔗、甜菜及槭树汁中含量尤为丰富。蔗糖味甜,是重要的食品和甜味调味品。分为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冰糖、粗糖(黄糖)。
中文名:蔗糖
外文名:D(+)-Sucrose
别 名:白砂糖
分 类: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冰糖
EINECS:200-334-9
化学式:C12H22O11
相对分子质量:342.3CAS
登录号:57-50-1
性 状:无色单斜楔形结晶、白色颗?;蚪峋苑勰?/p>
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适应症为本品适用于低磷酸血症。低磷酸血症可在急性情况,如输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胃肠外营养时出现,也与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酒精中毒、长期营养不良、慢性呼吸道衰竭中碳酸的耗竭有关。
果糖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6H12O6。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果糖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 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3~105℃,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D-果糖是最甜的单糖。
果葡糖浆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生产果葡糖浆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设备比较简单,投资费用较低。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
无色黏稠状液体,常温下流动性好,无臭。果葡糖浆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按果糖含量,果葡糖浆分为三类:第一代果葡糖浆(F42型)含果糖42%;第二代果葡糖浆(F55型)含果糖55%;第三代果葡糖浆(F90型)含果糖90%。果葡糖浆的甜度与果糖含量成正相关,第三代果葡糖浆在食品中使用少量即可达到一定的甜度。
中文名:果葡糖浆
外文名:High fructose syrup process
制 成: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
性 质:淀粉糖晶
作 用:甜味剂
特 点: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
组 成:果糖和葡萄糖
乳果糖,别名4-O-β-D-吡喃半乳糖基-D-果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是由半乳糖与果糖组成的二糖,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一般乳果糖是以糖浆状产品出现。乳果糖具有重要的生理及药理功能,广泛用于临床医药,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
中文名:乳果糖
外文名:Lactulose
化学式:C12H22O11
分子量:342.2965
CAS登录号:4618-18-2
EINECS登录号:225-27-7
熔 点:169 ℃
沸 点:680.5 ℃
水溶性:76.4 g/100 ml(30 oC)
密 度:1.32 g/cm3
外 观:白色粉末
闪 点:365.4 ℃
PSA:197.37000
折射率:1.45-1.47
储存条件:冷藏
提高食物甜度、为机体提供能量、产生内源性尿酸。
第一个作用,能够提高食物的甜度,如果把普通的蔗糖的甜度比为是100,果糖的甜度可以高达大概在175左右,所以果糖增甜的作用会非常的明显。
第二个作用,能够为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因为作为一种单糖,果糖也能够1克产生4千卡左右的能量,所以如果吃的果糖过多,可能会引起过多能量的摄入而造成肥胖的高发。
第三个作用,在代谢的过程当中可以产生内源性的尿酸,因此能够适当提高体内尿酸的水平,进而可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因此果糖的摄入的量不应该过多。
核糖是一种五碳醛糖,一般常见的型态为D-核糖。是RNA的组成物之一,也是ATP及NADH等生化代谢所需分子的原料。由赤藓糖的聚合所得来;当RNA水解后,可以得到核糖、碱基和磷酸。同时也是一种单糖,分子式C4H9O4CHO,
中文名:核糖
英文名:ribose
化学式:C5H10O5
分子量:150.1299
熔 点:87℃
沸 点:375.4°C
密 度:1.681g/cm3
应 用:生化试剂、核酸类药物原料
木糖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5H12O5,原产于芬兰,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在自然界中,木糖醇的分布范围很广,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但含量很低。对于人体来说,木糖醇也不是一种“舶来品”,它本就是人们身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中间体。
中文名:木糖醇
外文名:Xylitol
别 名:戊五醇
化学式:C5H12O5
分子量:152.15
CAS登录号:87-99-0
EINECS登录号:201-788-0
熔 点:92 ℃
沸 点:212 ℃
水溶性:极易溶
密 度:1.52 g/cm3
外 观: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分 类:五碳糖醇
甘露糖是一种单糖。分子式C5H11O5CHO。为多种多糖的组成成分。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某些植物果皮中,如柑橘皮中,桃、苹果等水果中有少量游离的甘露糖,象牙棕榈子、酵母、红藻、血清球蛋白、卵类粘蛋白和结核杆菌中含有D-甘露糖的聚糖。
双糖一般指二糖
二糖又名双糖,由二分子的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在一种单糖的还原基团和另一种糖的醇羟基相结合的情况下,显示出与单糖的共同化学性质,诸如还原于斐林(Fehling)溶液、变旋光化、脎形成等(如麦芽糖、乳糖),通过还原基结合的单糖则无这种性质(如蔗糖、海藻糖)。
果葡糖浆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生产果葡糖浆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设备比较简单,投资费用较低。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
无色黏稠状液体,常温下流动性好,无臭。果葡糖浆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按果糖含量,果葡糖浆分为三类:第一代果葡糖浆(F42型)含果糖42%;第二代果葡糖浆(F55型)含果糖55%;第三代果葡糖浆(F90型)含果糖90%。果葡糖浆的甜度与果糖含量成正相关,第三代果葡糖浆在食品中使用少量即可达到一定的甜度。
1、果糖甜度较高,容易被人体吸收,摄入过量会影响身体健康。果糖吃多了会变胖。
2、果糖增加患肠癌的概率:原本含果糖的水果中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肠胃有益处??墒墙コ芍?,这些营养物质也会被"榨"干。另外摄入大量果糖,会增加人们患肠癌的概率。
3、摄入太多果糖,会对牙齿造成直接的影响。残留在牙齿上的糖会腐蚀牙齿,令牙齿变黄,有蛀牙。所以平时吃了甜食之后,要马上刷牙,注意口腔健康。防蛀牙,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4、导致脂肪肝的出现:这个甜食泛滥的年代,患脂肪肝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除了食肉过多之外,原来吃过量果糖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出现。
5、过量食用果糖会导致高血压。果糖会减缓多余盐分排出机体的进程,因此会造成含盐量上升。盐和果糖结合会使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同时果糖还会影响肾脏功能。
一般注射用果糖多用于患者液体的补充,主要用于烧伤、肝胆或者普外手术之后的患者发生感染,以及出现胰岛素抵抗,需要补充液体情况下,替代葡萄糖进行液体以及糖分的补充,其用量建议500-1000ml左右,不要过量使用,对于患者的循环、呼吸系统、内分泌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输注速度过快,会引起患者的乳酸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症、痛风发生的可能性。另外,还有可能引起低血钾的可能,还有部分患者应用药物之后,会有上腹部的不适以及痉挛性的疼痛,也会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出现皮肤发热及荨麻疹,还可能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或者不用。
1、果糖甜度较高,容易被人体吸收,摄入过量会影响身体健康。果糖吃多了会变胖。
2、果糖增加患肠癌的概率:原本含果糖的水果中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肠胃有益处??墒墙コ芍?,这些营养物质也会被"榨"干。另外摄入大量果糖,会增加人们患肠癌的概率。
3、摄入太多果糖,会对牙齿造成直接的影响。残留在牙齿上的糖会腐蚀牙齿,令牙齿变黄,有蛀牙。所以平时吃了甜食之后,要马上刷牙,注意口腔健康。防蛀牙,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4、导致脂肪肝的出现:这个甜食泛滥的年代,患脂肪肝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除了食肉过多之外,原来吃过量果糖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出现。
5、过量食用果糖会导致高血压。果糖会减缓多余盐分排出机体的进程,因此会造成含盐量上升。盐和果糖结合会使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同时果糖还会影响肾脏功能。
果糖比蔗糖甜度高。在目前已知天然碳水化合物中,果糖的甜度最高,做菜调味要达到同样的甜味,果糖的用量要比蔗糖用量少。对于能量过剩的现代人来说,糖的摄入量是超标的,因为果糖的甜度高,可以减少能量的摄入,对健康有利。
果糖因高甜度,以及低血糖生成指数,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安全和农业组织一致认可并推荐的健康、安全的食用糖。
天然果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西红柿中含量也较多。
低聚果糖是低聚糖的一类。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它们的基本组成单元被称bai为“单糖”,比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可以连接起来组成更大的分子,比如一个葡萄糖连接一个果糖就成了蔗糖。
更多的葡萄糖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淀粉;果糖、半乳糖等其他的单糖连接起来的大分子,被称为膳食纤维。这些连接起来的、含有几个单糖的片段,被称为“低聚糖”。
单糖可以连接成多种多样的低聚糖,但并不是所有种类的低聚糖都能被称为益生元。目前,只有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作为益生元的科学证据较为充分。
一、不易吸收
低聚果糖这种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的消化吸收,只能被肠胃细菌吸收,所以说有的时候它会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适度的服用低聚果糖,千万不要过度的吃,过度的吃就会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和问题。
二、导致营养不全面
如果长期吃低聚果糖的话也会导致我们的营养吸收不全面,让我们的营养摄入量不够,降低我们人体的营养摄入量,所以说也要适度的吃低聚果糖,千万不要过度的服用低聚果糖。
三、容易产生依赖
有的时候我们过度的吃低聚果糖也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会让我们人体的素质下降,长期过度的服用一种物质对我们的身体都没有任何的好处和益处,所以说一定要控制服用低聚果糖的次数。
现在都是用F55果糖,做水果茶味道比较好
起始量:每曰15-30ml(相当于10-20g乳果糖)
维持量:每日10-15ml(相当于6.7-10g乳果糖)
提高食物甜度、为机体提供能量、产生内源性尿酸。
一,能够提高食物的甜度,如果把普通的蔗糖的甜度比为是100,果糖的甜度可以高达大概在175左右,所以果糖增甜的作用会非常的明显。
二,能够为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因为作为一种单糖,果糖也能够1克产生4千卡左右的能量,所以如果吃的果糖过多,可能会引起过多能量的摄入而造成肥胖的高发。
三,在代谢的过程当中可以产生内源性的尿酸,因此能够适当提高体内尿酸的水平,进而可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因此果糖的摄入的量不应该过多。
喝果汁易诱发直肠癌,果糖是罪魁祸首。
水果中富含天然的果糖,果糖作为一种甜味剂也普遍应用于我们的日常食物中。但目 前科学家却发现,果糖对现代重大的流行病包括癌症、心脏病、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甚至痴呆症等,都能产生诸多影响?!睹拦承帷吩又咀? 近刊发的一项最新研究便指出,喝果汁时所吸收的大量果糖,会增加患直肠癌的几率。
生物学上认为单糖都是具有还原性的,包括果糖.因为果糖和葡萄糖一样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并且可以与菲林试剂作用.其实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可以通过差向异构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甘露糖,说明白点儿就是果糖的酮基经过烯醇化转化为醛基.所以碱性条件下的果糖溶液其实是果糖&葡萄糖&甘露糖三者的混合物,当然显还原性。
有机化学则认为该还原性不是果糖本身性质,特别是酸性条件下果糖还原性几乎消失。
果糖会长胖!
虽然果糖对糖尿病病人来说,对血糖影响较葡萄糖小,
但是这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可以大量摄入果糖。
果糖和其他糖类一样,过量食用也会导致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痛风和代谢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疾病隐患。
1、来源不同
果糖一般来源于果浆和蜂蜜,而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可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两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是醛糖,结构是CH2OH(CHOH)4CHO。
果糖是酮糖,结构是CH2OH(CHOH)3-(C=O)-CH2OH。
3、甜度不同
果糖是最甜的糖,而且温度越低甜度越强。葡萄糖甜度弱,但味道清爽。与砂糖相比,果糖与葡萄糖都具有甜味在口中不残留的特点,因而口感更好;又适合低温利用,所以适用于清凉饮料、冷饮、乳饮料等的生产,而且价格便宜,因此果葡糖浆得到普及。
4、代谢不同
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中,血糖值增加,胰脏会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值,将其运送至全身细胞,多余部分转变为脂肪。
果糖则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也不升高血糖。因为血糖值的急速升高与肥胖和糖化相关。
5、作用不同
摄取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值升高,所以大脑会接收到饱腹感的信号,从而抑制食欲。
果糖,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也不直接升高血糖值。大脑不会接收到饱腹感的信号,也不会抑制食欲。结果导致摄取过多,脂肪积蓄,肥胖等一系列后果。